查看原文
其他

房子是他的软肋

兽爷 兽楼处 2022-12-17


2018年夏天,杭州临安,一个刚交房不久的小镇。

一位业主赶上了暴雷潮,家里揭不开锅了。他把家里所有能变现的东西都挂了出去,包括手头这套刚交房的小合院。

他的邻居很快知道了。大家纷纷在业主群里给他打气,安慰他吉人自有天象,事情一定能过去,小区邻居们是他的后盾。

有的邻居还很热心地给他介绍新工作。

过了一些日子,那位业主实在坚持不住了,还是把房子挂了出去。

业主群里,有人提议说要不要一起众筹,帮他度过难关。很快,大家自发地发起了众筹接龙。总共四百户的业主群里,接龙竟然接了一百来户。

都说这年头最考验人性的事,就是借钱。大部分亲密关系,始于友谊,终于借钱。就像我,掼蛋时跟包叔借钱,从来没有成功过。

小镇的业主彼此都非亲非故,也都刚刚认识小半年。但接龙的每个人,都借给了这位业主几万块钱。

大家甚至没有跟他提过还款日期。


1


2014年,绿城乌镇雅园副总杨吉回到杭州。绿城创始人宋卫平让她去杭州西郊打个前瞻,去看一个项目。

那个项目叫青云山居,是浙江交投集团开发的。地段在杭州的远郊临安,一个连限购都懒得管到的地方。项目周边,几乎也都是类似这种别墅项目。依山傍水,自然环境优越,但配套缺乏,产品面积过大,总价偏高,卖得普遍不好。

青云山居是交投集团2002年拿的地。卖一万块钱一平米,一年卖不出去几套。那会临安房地产一年的销售额,也就三四亿元。

熬到了2014年,交投集团决定给项目找个接盘侠,把之前的亏损,补回来一点。他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接盘侠,还是:

中国最会营造别墅的绿城。

此时,老宋正因股权之争焦头烂额,杭州楼市还没完全走出低谷。放着主城区主流产品不干,跑去临安卖滞销房。大家觉得老宋是不是又看走眼了,纷纷劝他别再冒险了。

是的,上一次看走眼,让老宋几近失去了绿城。

老宋并不在意这些。他物质需求很低,一碗红烧肉,一包万宝路。他早就把自己绿城的股份捐给了基金会,甚至他身边很多高管都比他有钱。

在地产界,他一直努力用产品阐释了一种价值观:产品即人品,事物自有其理想状态,要按最理想的状态去努力,惟如此,世界才能变得更好。

如此一过二十年。把中国住宅品质提升一大截后,这个地产业的首席产品经理,开始觉得没意思了。再怎么做都是重复,当时56岁的他,想搞点新意思。

融绿之争最激烈的时候,有那么两个晚上,中国商界都在关心绿城今后何去何从,但他在玫瑰园,跟我们一直念叨两件事情:

养老,小镇。

这个文艺青年脑子里幻想着孔子所描述的模样——《论语》里的“风乎舞雩”,《礼记》里的「大同社会」。他不想造一个普通的房产项目,而要完成十几年来心底的梦:

造梦想中的小镇。

他梦中的小镇,是能在小院、窗竹,及无边的茶园稻浪间,把城里人和农村人融合在一起,缔造一种比城市更具人情、比乡村更具文明的生活方式。他还希望这里是一个运行良好的小社会,“众筹、共建、自治、分享”。

2012年开盘的乌镇雅园的成功,给了他信心。乌镇雅园证明了绿城拥有为上百个老人提供服务的运营能力。他们做出了自己的医院,也做出了优秀的民办幼儿园:

老人和孩子,是一个社会的软肋。

老宋觉得临安有山有水,离杭州主城更近,完全可以做一个升级版的乌镇雅园。

但当杨吉跟朋友说起这个项目。但身边的朋友都跟她说别去。甚至直到在集团内部召集团队阶段,集团一位高管给她推荐了一个工程总,她打电话过去,对方一听项目在临安,就说:

太远了,不去。

在当时,就算最大胆的人可能也想不到,在临安一片荒野之地,老宋竟然真的做成了。

从这个项目开始,他甚至创造了一个全新的行业。


2


很长一段时间里,赵敏总是按着既定轨道前进。

国内曾在十几个城市生活工作,最后落足在北京。跟随在线教育行业风生水起,在北京也有了属于自己的家。

但北京总给她一种局促感。想逃离的念头不停闪现,她一直想过另一种生活。

2015年,她在朋友圈看到一篇文章,生活轨迹自此改变。文章是写老宋那个项目的。

回归绿城后,老宋带着杨吉团队,将青云山居剩下的900多亩土地重新规划、设计,并把项目命名为:

桃李春风。

这是蓝城第一个以“镇”命名的社区。

原来的培训中心,老宋改成了会所;原来造好的高尔夫球场,他改成了森林和足球场;为了让这个小区不变成一个老人社区,他跟教育局申请,增加了一个幼儿园。

他想试着解决低密社区没有配套的通病。老宋决定拿出118亩宅地,相当于未开发住宅用地八分之一,用来做商业配套:

小镇中心春风里。

老宋也不想让这块土地成为少数人的专享,他大胆地做了一个创新,把独门独院的中式别墅户型,竟然做到了80多方,精装一套才:

200万。

一顿操作猛如虎,老宋一口气加了三四个亿的成本。但换来的,是一夜间,“桃李春风”的名字,竟然从杭州传到全国,响遍大江南北。

对于那些想逃离北上广的人来说,梦想真的触手可及了。

几个月后,桃李春风第一期的300多套房子开售,没有样板房,只有图纸。1300多组客户们手捧图纸,摇号选房。连北京都来了30多组客户,最远的客户来自新疆。

一期被一抢而空。往年临安青山湖板块一年房地产的销售额,也就三四亿,但那一年桃李春风就卖了4个亿。

赵敏是30多组北京客户之一。仅看着图纸,她就动心了。去摇号,但没有中。

2017年,桃李春风又推出了69套院子,想买的人更多了。赵敏又去摇号,又没中。

2017年底,桃李春风第一期合院交付了。紧随一期合院交付,小镇中心“春风里”开街,满目是白墙黛瓦的小院和活力满满的商街,道出一片人间烟火。

桃李春风一期小院卖两万多一平米,当时这在临安算均价最贵的房子了。交房的一年后,房子涨到了五万多,但除非急缺钱用,很少有业主愿意卖房。

2018年年底,有朋友跟赵敏说,桃李春风终于上了一套二手房。一直没摇上号的她,马上买了下来。80多平米的小合院,420万。

她找了一家室内设计、一家庭院设计,装修了一年多。

2020年5月,她从北京飞到了杭州,第一次住在了桃李春风的家里。白墙黛瓦,溪水淙淙,廊庑回环,终于成为她梦想中家的一部分。

过来的第一天,到家还没坐两分钟,门口传来
了敲门声。原来是邻居们知道她回来了,怕她没有准备,第一晚没有东西吃:

隔壁的婆婆送来了水果,旁边的姐姐送来了鸡蛋。

两个月后,赵敏在杭州开了一家公司。她工作和生活的重心,都搬到了杭州。


3


深秋的小镇,桂花正绽放着最后的花期。

沿着园区向北而行,“如山”和“如院”,就在眼前。上个月,桃李春风这个最后一期组团,顺利交付了。这意味着,历时八年,中国最著名小镇的开发,正式划上了一个句号。

站在小镇海拔最高的如山,可以俯瞰到小镇全景。

业主四月拍摄

此时正是小镇最美的季节。秋风把这个十一月的小镇,吹成红的黄的绿的。太白湖边的水杉银杏丛松乌桕树,以及许多叫不出名字的树木,五彩斑斓,组成一幅色彩明艳的油画。

北京人喜欢说一下雪,北京就变成了北平。小镇的人喜欢说的是:

一下雪,杭州就成了临安。

业主赵敏拍摄

和美景一样抚凡人心的,还有这里的烟火气。它沿着小镇中心那片静谧的湖水铺散开,点缀在三十多户商家和生活配套里。

春风食堂,美纳影城,书院,茶馆,花艺馆,家居生活馆,烘焙店,洗衣房,亲子托管,以及全龄化健康颐养,小镇中心几乎囊括家人一切生活所需。

七八年前,临安的业主从杭州回来时,后备箱都是塞得满满的。现在,所有的配套都在家门750米半径之内。齐全、便利的小镇中心,开始让家人愿意留下来。

小镇悉数交付了2500多套房子。不算上刚刚交付的700多套如山和如院,现在小镇长住的居民有五百余户,周末或节假日八、九百户。

这种入住率,别说在临安,在杭州的低密社区里都很少见。

他们中,有退休人群,有在未来科技城的通勤族,有自由职业者,还有从北京、上海过来定居者,甚至还有从加拿大回来的华人。

2020年7月,赵敏正式搬到杭州的第一天,梅雨季节正好结束,一道彩虹出现在了桃李春风的天空上。

业主赵敏拍摄

她刚住进来的时候,没有计划在杭州住很久。但邻居还是把她拉到了各个社群,驴友群摄影群……让她这个外来者,很快有了归属感。

她说这种邻里关系很融洽。不像大城市,太有距离感;但又不像小地方,没有分寸感。

很多人都像赵敏一样,刚开始只是想把这里作为休假之所。但住着住着,就成了第一居所。

我的朋友老姚是第一期业主。收房后,他在2018年春节前夕搬了进去。在55公里以外上班的他,刚开始也是想把这当成周末临时小住的地方。

但交房后,不管是环境,容积率,还是邻里关系,他都太喜欢了。后来他索性搬过来,虽然每天要开两个小时车上下班,但他还是觉得很香。

小镇的“原住民”陈阿姨说自己之前从来没有想过,要在临安买房。买完后身边的亲戚朋友也都在笑话她,怎么跑去临安了。等到她收了房,大家过来看了,都被种草,喜欢上了。

结果她身边的亲戚朋友同学,来一个买一个,总共过来了七八户。她说小镇的邻里关系就像村里,吃饭的时候经常一会来一个,一会来一个,一会就一桌人了。

我的另一个朋友老汪买的是二期。看杭州桃李春风之前,这个江西人从来没有在杭州买房的念头。无意中看了这个项目后,他马上去参加摇号,买了最大的一个合院。

2018年春节住进去以后,有一天老汪的爱人起床,突然很抱歉似地和他说:

老公,我好像感觉在和这个房子谈恋爱。


4


过去八年,中国房地产走完了一轮完整周期。

一批地产黑马其兴也勃,其衰也忽;一批城市房价一冲上天,但很快又跌回了三四年前;一批富豪喊着买买买,不知道钱是从哪来的,但很快,又都上了:

失信人名单。

桃李春风这样的项目,官方定义应该是“特色小镇”,这个概念也经历了潮起又潮落。不管外界如何纷纷扰扰,老宋还是像一个入定的武痴,把全部心思都用在了造梦想中的小镇上。

杭州桃李春风是蓝绿城小镇的雏形,也是第一个全部交付的小镇。过去八年,它是中国网红小镇的代名词,是中国上千个特色小镇的学习样板,接待了数十万人次的业内考察。

有一段时间,这里几乎成了卖门票的文旅景点。每年12月3日,蓝城一年一度的镇长日,也都会在这里举行。

今天,正好又是12月3日,他们的镇长日了。

虽然他们也走了一些弯路。比如做一期时,可用的供应商太少,用瓦也不是很有经验,早期的瓦甚至会有碎裂。但他们接下来每期迭代了,带动了工艺工法的发展,并因此创造了一个中式合院供应商的行业。

到了2022年全部交付后,美好逐一兑现了:被虚构了无数次的白墙黛瓦、芭蕉小院,都成了现实;邻里一家亲、家人共建小镇未来的理想,也都结出了果。

每年的中秋晚上,业主都会自导自排自演一场晚会。小镇里的30多个社群,让很多人找到了组织。

更重要的是,老宋关于家人的构想正在实现,家人们在和生活谈恋爱,也站在一起,抵抗生活。

有一年,有位业主得了重病,邻居们很快自发为他成立了一个后援团。有帮他去联系专家看病的;有的业主是特级厨师,给他做营养餐;还有邻居轮流去陪他聊天,帮忙照看。

那位业主最后的时光,一直是跟邻居们过的。

赶上了暴雷的那位业主,还是卖掉了房子。他借邻居的钱,后来他一家一家去还了。虽然卖掉了房,但每年小镇的长街宴,他都会回来。

去年蓝城卖如山组团的时候,他又回来了。毕飞宇在小说《推拿》里说:

你强在哪里,你的软肋就在哪里。

老宋几乎每年都会去桃李春风一次。他喜欢在春风小馆吃饭。几个月前,他去看城西蓝城一个项目,觉得外立面没做好,冲着项目负责人发了一通脾气后,他走了。

路过桃李春风的时候,他想了想,还是进来了。

当时正好是下午四点,小镇的幼儿园放学了。所有小朋友都在幼儿园外面追逐着玩,等着家长来接。

老宋在门口看了很久。杨吉说,老板笑得像一个孩子一样。

我想,他应该看到了自己的软肋吧。


想和兽爷聊聊吗?

加个微信吧:shouye10086 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